说到周恩来和邓颖超,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他们俩给国家、民族还有老百姓做出的那些大贡献。然后,人们也会想到他们之间那份深厚的感情。
这对夫妻有个挺让人惋惜的事儿,就是他们没能有个孩子,一个也没有。
由于心中存在这份遗憾,周恩来和邓颖超对待革命伙伴的孩子们,总是像对待自己亲生孩子那样,给予他们同样的关爱。
在那些战火纷飞的年月,他们不辞辛劳地帮忙找回了许多失散的革命子女,不仅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,还张罗着让他们继续上学读书。
但是,他们在挑选养子养女时可不是随便来的,不会谁都收。
比如说,有不少人都讲李鹏其实是周恩来的养子,但后来李鹏自己讲明了和周恩来的真正关系,他说“养子”这称呼其实并不对。
其实,周恩来和邓颖超一辈子就只收养了一个孩子,是个女儿,名叫孙维世。他们直到去世,也只有这么一个养女。
【两度怀孕】
周恩来和邓颖超为国家、为人民做了大量贡献。他们两人一直致力于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,付出了无数心血和努力。无论是在政治、经济还是文化领域,他们都积极参与,为国家的进步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。他们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,努力解决人民的疾苦,让更多的人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。可以说,周恩来和邓颖超的一生都在为国家、为人民而奋斗,他们的贡献是无法用言语来衡量的。
他们一辈子都没有孩子,这让好多人都觉得挺惋惜的。
但实际上,他们之前曾两次差点就有了自己的亲骨肉。
不过由于各种情况,这俩孩子最终还是没和他们碰上面。
周恩来和邓颖超两人在1925年的8月8日这一天喜结连理。
这一年真是发生了好多惊天动地的大事。孙中山先生因为生病,在北京离开了我们。同时,帝国主义在上海残忍地杀害了我们中国的工人。全国范围内,还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大罢工。更让人痛心的是,国民党右派还暗地里害死了国民党左派的领头人廖仲恺。
反正,这一年里发生了好多好多事情,新婚没多久的周恩来和邓颖超,都没时间沉浸在小两口的甜蜜里,他们很快就收拾好心情,又一头扎进了革命事业里。
这年10月份,周恩来领着黄埔军校的学生们,跟着蒋介石一路往东打,最后到了汕头那边去搞革命。
不幸的是,邓颖超在广州时意外发现自己有了身孕。
这确实是个挺不错的消息,但那时候邓颖超不仅是中共广东区委的委员,还兼着妇女部部长,身上的担子重得很,整天忙得不可开交。她心里直犯嘀咕,就自己一个人,还得保证工作不受影响,怎么可能顺利完成养娃的全过程呢?
至少,在那个时候,她对自己是完全没有把握的。
那时候,她也就21岁,刚结婚才俩月。做妻子这身份,她还没完全适应呢,就更别提当妈这回事了。
碰到这种情况,她没多想就做了决定,选了革命事业这条路,没要这个孩子。
等周恩来从东边打仗回来,听到这事儿,才发现已经没办法改变了。
周恩来平时性格温和,但那次他真的生气了,是头一回见他发火。
他生气的主要是两个方面。
他觉得,养孩子这事儿得两个人商量着来,可邓颖超自个儿就拿了主意,完全没把他的想法放在眼里。尤其是,他觉得邓颖超把革命和生娃这两件事给扯到对立面去了,这想法实在不对劲。在他看来,孩子就是未来的希望,有了孩子,革命事业才能一代接一代地传下去。
另外,流产对女性身体的伤害真的很大,他因此很恼火,觉得她完全没把自己的身体当回事。
邓颖超听完心里挺不是滋味,可话说回来,他们的第一个孩子终究是没保住。
邓颖超在1926年后半段,又有了第二次身孕。
有了上次的教训,这次怀孕她特别小心谨慎。
她妈妈特意从老家赶到广州来照顾她,调养身子,好让她之后生孩子能更顺畅些。
怀孕之后,邓颖超自然而然地放慢了革命工作的步伐,减少了一些任务。
由于她的预产期定在1927年3月,随着日子一天天逼近,她得格外小心,不能受一点惊扰。就在这时,周恩来接到组织的新任务,得立马赶去上海。但她呢,却不能跟着一起走,只能继续留在广州。
邓颖超生孩子的那天,是3月21号,这个日子她一直都记在心里,清清楚楚的。
那天,周恩来正好在上海指挥着工人们完成了第三次武装起义,大获全胜。而与此同时,她因为疼得实在受不了,满头是汗,被紧急送进了一家德国医院的妇产科。不过,和周恩来那边的顺风顺水比起来,她可是遭了不少罪。
由于宝宝个头太大,她生孩子时遇到了麻烦,生不出来。
孩子在她肚子里待了足足三天三夜,就是不出来。
以前那时候,医疗技术可没现在这么先进。因为怕孩子在妈妈肚子里喘不过气,德国的一些医生就想了个办法,用产钳帮忙,把孩子给“拉”出来。
真倒霉,不知道是因为他方法不对头,还是这办法本身就不行,结果孩子的头受了重伤,没能救活。
邓颖超又一次经历了失去孩子的痛苦,这已经是第二次了。
【没有生育可能】
邓颖超经历了三天艰难的分娩,身体受到了严重损伤。而且,失去孩子的沉重打击,也让她的心灵遭受了极大的创伤。
尽管处境非常不容易,她还是没能好好休息和恢复身体。
由于反革命政变迅速逼近,我们得赶紧撤离,没时间再拖延了。
那时候,她正躺在医院病床上休息,却猛然间得知国民党正在到处抓共产党的同志。
给她传递消息的人是广东省妇联的一名职员。
这个女孩平时穿得很简单,但那天,她特意打扮得像个有钱人家的太太,小心地躲开国民党的眼线,急着跟邓颖超说,得快点离开广州,去上海。
那时候,邓颖超身体不太利索,就她和妈妈两个人,根本没办法走到上海。没办法,她只能去找帮她接生的那位大夫,跟他商量商量。
医生因为帮邓颖超接生时孩子没能活下来,心里头特别过意不去。
他知道医院每周都会派一艘小船到香港买东西,所以就安排邓颖超和她妈妈穿上护士服,跟着那艘船一起去了香港。
到了香港,邓颖超和她妈妈还是忙得不可开交。
她们怕国民党追上,所以赶紧离开香港,乘船直奔上海去找周恩来。
可上海实在太大了,她们一时间根本没办法摸清周恩来的去向。没办法,只能先找家旅馆住下,然后再通过登报的方式,寻找“伍豪”。
周恩来那时候用的笔名是伍豪。
周恩来没过多久就瞧见了她们发布出来的找人启事。
由于她们住的旅店之前有人被国民党抓走,周恩来立刻行动起来,马不停蹄地去找她们,然后赶紧把她们带到了一个日本私人诊所安顿下来。
正好能顺便给刚才生产不太顺利的邓颖超做个身体检查。
不过挺让人难过的,由于一路上忙忙碌碌,太过疲惫,精神也一直绷得紧紧的,邓颖超的身体状况没能好转,更糟糕的是,医生还跟她说,因为子宫没恢复好,“以后可能都没法生孩子了”。
【携手白头】
在打仗那会儿,就算是两口子关系再好,很多人心里头也没底,想着能不能一起到老。
一个是战争不断,离别和死亡变得稀松平常,大多人很快就会选择再次迎娶或者改嫁他人。
另外,有些人随着身份地位的提升,在挑选伴侣时有了更多选项,于是就会出现放弃旧的、选择新的这样的情况。
但这些可不是周恩来和邓颖超两位。
当医生告诉周恩来,邓颖超以后都无法再有孩子时,周恩来的心里压根儿就没动过“另找伴侣”的念头。
他对邓颖超满心都是疼爱,周恩来心里头曾琢磨过,要不这辈子就不结婚了。
他以前在日本和法国留过学,了解了西方很多新潮的想法,还包括共产主义。那时候,他铁了心要为革命事业豁出去,觉得娶妻生子这种“小事情”不应该拖革命的后腿。
他肯定也会琢磨,要是自己真去闹革命,那肯定就对不起老婆了,也对不住这个小家庭。
在他看来,这事儿做得不对。
所以,周恩来在好长一段时间里都认为,要是真心想革命,那就不该结婚成家。
不过,邓颖超的到来让他改变了主意。
他突然间意识到,自己竟然能找到如此称心如意的老婆。
她能跟他一起打拼事业,也能跟他建立个和睦的小家。
邓颖超以前对婚姻心里头挺害怕的。
她是个追求上进的女学生,从不愿意依附任何人,更不甘心只在家料理家务,当个默默无闻的家庭主妇。
她总觉得,想找个那种完全合心意的老公简直没门儿,就是得找个能跟她平等相待,真心疼爱她的,不用让她变成谁的夫人,就一直能做自己。
因此,她从心底里害怕步入老一辈人所坚守的那种婚姻模式。
不过,在和周恩来相处后,她心里的看法开始一点点转变。
他使劲追她,但她就像块硬石头,真的很难让她心动。
他每个月都会给她寄信,聊聊自己的梦想,说说对未来的看法,还有那些能分享、该分享的心事。
她慢慢发现了他更多的一面,心里头也鼓起了胆子,想要试着和他在一起。
1925年,他们俩在谈了好久的恋爱后,终于决定结婚,把两人的关系正式定了下来。
在这段恋情中,周恩来是率先迈出那一步的人。不过,随着时间推移,他们俩都深深地陷入了这段感情,都肯下功夫去呵护和维系。
所以,当邓颖超没法生孩子后,周恩来心里只有对她的怜惜,牵挂着她的心情,从没动过要离开她去找别人的念头。
这样的周恩来,才是邓颖超当初会看上的那个人。
【“养子”】
周恩来和邓颖超两人性情都很平和,心胸也很宽广。特别是对待小孩子,他们总是特别有耐心,也很慈爱。
所以,不少小孩都特别喜欢往他们那儿跑。
周恩来和邓颖超特别关心战友们的孩子,尤其是那些烈士留下的后代。他们对这些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,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。在生活中,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,他们都会尽力帮忙,让孩子们感受到温暖和关爱。这种关怀不仅仅停留在言语上,更多的是体现在实际行动中,让人深受感动。
打仗那会儿,他们特别挂心那些因打仗被村民临时带着的战友的娃娃。只要仗一打得不那么紧了,他们立马就多派人手去把孩子找回来。
1940年的时候,李硕勋烈士的儿子,用了个假名“李远梵”的李鹏,终于被大伙儿给找着了,接着就火速被送回了延安。
在去延安的路上,还没到那儿呢,周恩来和邓颖超就先负责接待了他,还帮他安排好了所有事情。
那时候,和李鹏一起被找到的,还有个叫孙维世的小姑娘。后来,她成了周恩来和邓颖超的“养女”。说起来,她还是孙炳文的女儿呢。
周恩来和邓颖超对待他们,就像看待自家的年轻一辈,没有偏心,对每个人都一样好。
李鹏慢慢察觉到他们的好意,时间一长,跟他们就变得亲近了。
那时候,周恩来和邓颖超工作特别忙,肩上担子很重,大部分时间都得忙公事,所以连李鹏和孙维世也没能和他们多待一会儿。
准备工作搞定后,他们就都被安排去了延安。
就算不在一起了,他们俩还是定期互通信件,保持着联系。
所以,当周恩来和邓颖超认了孙维世做养女后,外面就开始有人说李鹏也是他们的养子。
李鹏心里明白真相,后来有人拿这个传言来问他时,他直说“那不对”,直接承认自己并非周恩来和邓颖超的养子。
虽然他们并非亲生父母与子女的关系,但在他心里,周恩来和邓颖超的分量重得如同父母一般,他由衷地感激他们,就像感激自己的爸妈那样。
自打在重庆分别后,邓颖超总会在繁忙中挤出时间,关心李鹏的近况,给他送去温暖和鼓励。
1959年那会儿,邓颖超出手帮了李鹏一把,让他没丢掉身边两个最亲近的人。
那时候,遇到大麻烦的是李鹏的老婆朱琳。她跟几十年前的邓颖超经历相似,生孩子时难产,力气一点点没了。要是再不赶紧想办法,不光孩子难保住,就连她自己的命都可能搭进去。
在紧要关头,邓颖超得知了这个事儿,立刻行动起来,给朱琳请来了当时最有名的妇产科大夫林巧稚,人家可是被称为“婴儿守护神”。林巧稚大夫出手相助,这才确保了朱琳和她孩子都平安无事。
结果,朱琳和孩子都幸运地保住了性命。
病房外面的李鹏,之前都快急疯了,这会儿总算是能坐下来缓缓了。
李鹏对周恩来和邓颖超两口子最近怎么样挺上心的。
由于某些缘由,他跟他们不太亲近,不过1976年周恩来去世时,他还是前往天安门去缅怀了这位伟人。
后来,到了1992年那会儿,邓颖超病情非常严重,李鹏立马和妻子朱琳赶去了医院。
对李鹏而言,邓颖超虽然不是他的亲生母亲,但待他比亲生母亲还要亲。
看到她虚弱成那个样子,他心里头真是疼得要命,根本控制不住。
但他为了安抚邓颖超的心情,硬着头皮让自己冷静下来,挨着她坐下,开始不停地和她聊天。直到瞅见她实在撑不住,眼皮打架睡了过去,他和朱琳这才帮她把被子往上拽了拽,然后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。
走的时候,他心里还印着她那喊他名字时略带嘶哑的嗓音。
很遗憾,就在那天晚上,邓颖超离开了我们。
那次见面,没想到就成了他们之间的告别。
#图文打卡计划#